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shubaopvc.com

第125节(2 / 3)

不安的比例。】

【针对此,永徽六年成立的常平署便发挥了作用。

常平署是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

后来每个州都设立了这种粮仓,并取得部分成功,它们后来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

不过在情况如此恶劣的时候,再加上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水平低下,各种水平都低下,应付起来就很麻烦。

所以李治这个时候虽然已经做到了努力,但是是在经济和财政危机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去世的。】

【除了常平署之外,李治还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

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比起之前来说,科举制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来。

尤其是李治的几个宰相都有功名,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

不过这个时候大部分官员还是靠世袭的特权入仕,甚至靠更普遍的方式从胥吏升任。

也就是说,世家和皇权的斗争,这个时候还是在进行当中,并且根据永徽七年,不少于1400名的胥吏,和22名进士的比例来说,也还是很微弱的比例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也就是当时的大食开始建交。

身为同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帝国,后期的大食跟大唐进行了很多场战斗,包括造纸术等等技能,都是大唐和大食战斗过程中,大唐的士兵被抓传过去的。

当然,此时的大食还是和大唐交好的。】

大食吗……

李世民和李治此时都开始注意了这个此时并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国家。

日后看来还是要多往那边看看啊,天幕虽然没说什么,不过从这只言片语之中也能看得出来,大食并不是个友好的国家。

否则的话又怎么会有大唐的士兵成为俘虏呢?

而且,他们也不是对边境的那些说是要过来投靠大唐的国家没有一点防备的,这些国家,都是自身不够强大,于是就开始做墙头草。

今天的大唐强大,他们便跟大唐这边好,明天有其他的国家强大了,或者是看起来能和大唐拜拜手腕了,他们便和大唐作对。

所以他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日后那些国家反叛的原因背后,会出现大食这个国家!

【至于其他的内容,便是和武家先祖说的差不多了。

李治身体较弱,比起自己的父亲更早的犯了风疾,

如果说李世民身体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早年征战的时候落下的,李治可能就是本身体质较弱吧。

这也导致了这位皇帝在五十六岁的时候便因病去世,和自己活了八十多岁的老婆相差甚远。

虽然在他死前还是想办法遏制了武则天的权利,但是这个时候,天后的气候已成,如果下一任皇帝还是他或者是李世民那样的可能还不会有什么反转,

但李显……哎。】

第一百二十个老祖宗很骄傲

虽然早就知道李显不怎么样, 但是听到天幕这么一口气,李治还是觉得挺不是滋味的。

不过现在的太子还是李弘,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显会成为太子, 甚至跳过了他的兄长李贤。

难道是和自己那时候一样,身为太子的兄长谋逆被废, 而另一位年长的哥哥图谋帝位,对兄弟不仁,所以自己为了保全所有的儿子, 才如此选择?

李治面上没什么表情,心中已经开始了疯狂的猜测。

【李显这个皇帝,也是有捡漏的成分的。

他是唐高宗李治和女帝武则天的第三子, 在他前面,还有两位兄长。

第一个就是帮助武则天回到宫中的长子李弘,

李弘这个太子……

怎么说呢, 他其实很不适合当一个皇帝。

李治对他的评价是十分仁孝, 接待大臣符合礼节, 从不曾有过失。

但是过分的仁,就显得虚假和愚蠢了。】

【史书之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是李弘跟太子率更令郭瑜学习《左传》的。

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忍不住合上书叹息,问:这种事为臣子的不忍听闻,圣贤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世的好事, 为什么要记载这个?

郭瑜回答说:“孔子写《春秋》, 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了褒扬善行以劝谏大众, 贬斥恶行以告诫后世。

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

李弘又说:“这种事情,不仅讲不出口, 听闻也不忍心,请让我改学别的书。”

郭瑜于是称赞太子仁德,随即改授《礼记》。】

【哈?】李昞都发出了纳闷的声音,【这……是仁德?】

多少有些离谱了吧?

【仁德是有点,但是一点不孝顺吧?】嬴稷嗤笑一声,【如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