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沈聿的人影。
沈聿来时已是月末,书院规定的每月要写本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其余诏诰章表都要写二道,除这些还有书法作业。
宋直学特意向讲书说明情况,又让堂录不要登记沈聿的本月成绩。
还对沈聿说:“本月写不完的,下个月你再慢慢补上就好。”
谁知沈聿就在这最后几天里,不光每日上课,课后抄书,还把一个月的功课全都给补上了。
楚六目瞪口呆,他小声问沈聿:“沈兄,你平日里不必睡觉的么?”
他醒的时候沈聿已经醒了,他睡的时候沈聿还没睡,他还真没见过沈聿躺下睡过觉,他会不会根本不睡觉?
光是每个月的大字楚六都写得勉强,因万松书院不止要会一种字体,这还只是最简单的功课。
本经义,四书义,挠破了头也难再写出新鲜东西来。
沈聿笑了笑道:“楚兄,我又非神人,岂能作得完。”
“那……你……”找人代写?但他连灯油都规定了一夜只点五文钱的,哪还有钱找人代写呢?
“这些我在家乡学中早都就写过许多,如今只是默写出来,只有大字是这几天现写的。”沈聿也想看看,他在家乡县学中被评为优等的文章,在万松书院还能不能位列前茅。
楚六呆若木鸡,他眼见沈聿如此用功,也想近朱者赤。
“沈兄能不能也教教我,到底是如何读书的?”
于是沈聿让楚六跟他一天,听不如践。
第二日天还未亮,楚六就被沈聿叫起来爬万松岭。
一边爬山一面背书,先本经后四书,背一段释义一段。
本来跟上沈聿的步子已经很艰难了,谁知可怕的还不是沈聿一边爬山一边背书,而是沈聿背书时,岭中密松内还会传来应和声。
甚至他们还会隔松互问互答。
……
下了万松岭,楚六瘫在床上起不来,早饭也只能喝些清粥汤。
第三日沈聿还想拉他起来爬山时,楚六缩在被中:“沈兄,人各有道,我走不了你那条道,我还是慢慢的学罢。”
他科举不为着别的,只是为了让家里人看看,他喜欢三妹妹是绝不会改的,哪怕考上十年八年,他也会考!
哪怕三妹妹嫁了人,他也会考!
“也好,那我爬山去了。”
等沈聿爬山回来,提着水进门预备擦身换衣时,就见楚六白着脸坐在床上。
“怎么?”又吐了?
楚六看了眼地上放着的两只箱子:“这是……容家方才送来的。”
沈聿手上动作一顿,他大概知道东西是谁送的,又是为了什么送来。
楚六望向他:“沈兄,这是…送了些什么给你?”
沈聿轻笑,楚六这人在富家子中简直称得上有讨喜,于是他大大方方打开了箱子,两只箱子里除了纸笔之外,还有十几瓶灯油。
楚六瞧见是这些东西,略松了口气,只是些日常用物而已。
沈聿却在看见灯油时,指尖收回袖中,紧了紧。
箱底还有只匣子,楚六见里头许多金银之物,好奇起来:“这是?”
“这是那日春宴时赛诗得的彩头。”
楚六那天早就走了,根本不知道沈聿写诗得了魁首,他笑起来:“这是沈兄赢来的,怎么不带?”
楚六的目光在彩头匣子中搜寻,从小到大,除了年节中互赠的礼物外,他一件三妹妹的东西都没有。
两人再是一起长大的情分,没定下婚事之前,也不会给外姓人做荷包汗巾,两家相送的不过是些吃食小玩意儿。
楚六虽也借着家中姐妹的手,给朝华送过些胭脂簪环,但一来他没有同母的姐妹,庶出的妹妹们不敢常常替他传递,他也不忍心为难她们。
楚六看遍了木匣,也没找到一件像是朝华会用的东西,想来是她没赌彩头。
沈聿明知楚六在找什么,但他假作不知。
等沈聿将容家送来的灯油用掉一半时,楚六兴高采烈的告诉他:“三妹妹大喜!”
沈聿心弦微震:“什么大喜?”
是她没受家中姨娘的侵扰,定下了合适的成婚人选?心中刚这么想,又掐灭这念头,要真是如此,楚六的脸上哪还会有喜色?
“容家三房过继了个男孩,三妹妹要有弟弟了!”宗族过继这样的大事,不光得是自己家族中知道,还得写信敬告亲朋好友。
从此亲眷好友就都知道容家三房有了嗣子。
这事沈聿早就知道,解决了过继,又解决了那个蜜裹砒霜的姨娘,容三姑娘从此就得安枕了。
沈聿眼底刚透出些笑意,楚六疑惑问道:“沈兄……你,你怎么也这样高兴?”
上名
华枝春/文
别苑和老宅两处都预备起开堂上名的事来。
除了写信宴请各位亲友, 家中还要栽花结彩,装点楼台